在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职业教育虚拟仿真与数智教学建设联合体工作推进会上,护理系《外科护理》虚拟仿真数智课程建设团队(汪娟娟、柳佳良、孙宝卫等)作为全国8个典型案例代表之一,向来自全国50余所卫生职业院校的人员分享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经验。侯文霞老师主持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也获得立项,两门课程从98门申报课程中脱颖而出,标志着学校在数字化转型、数字资源开发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迈入全国前列,为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改革贡献“潍护智慧”。

锚定数字化转型,打造“AI+护理”特色教学新生态
护理系以“数字赋能、技术驱动”为核心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升级。聚焦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将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训案例深度融合,构建“场景化、模块化、智能化”的课程体系。《外科护理》课程作为重点突破项目,由跨学科团队历时两年开发,构建动态病例库、虚拟手术场景及智能评估系统,实现“教学-实训-考核”全链条数智化。课程上线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操规范性显著提升,教学效率显著提高,成为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深耕数字资源建设,构建“虚实结合”教学资源库
以“服务临床、对接岗位”为导向,护理系系统性推进数字教学资源开发。目前,已建成护理专业群的10余门核心课程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覆盖60多个临床医疗岗位技能点,构建了“虚实结合”的教学资源库。此次入选虚拟仿真与AI课程建设示范案例的两门课程,对接护理岗位链和典型工作任务,系统性梳理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块,创新性融入“AI导师陪练”“多模态人机交互”等功能,精准定位技能薄弱点,助力个性化学习。《外科护理》课程团队将牵头全国《外科护理虚拟仿真及AI特色课程》建设,依托AI+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云平台,推动数字资源跨校共享。
赋能职教未来,从“示范案例”到“行业标准”
教务处长郭兴华表示,“此次入选国家级示范案例是对我校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充分肯定。下步,学校将以《外科护理》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为标杆,三年内实现各高水平专业群数智课程全覆盖,并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虚拟仿真教学国家标准制定。”据悉,学校已规划建设“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创新工场”,进一步拓展AI技术在老年护理、社区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高地,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更多“精技能、强数智”的新时代卫生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