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学校 促进事业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2-02-28 浏览次数:

建设和谐学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综合实力。建设和谐学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校根据实际,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逐步达到学校内部关系和谐、教学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谐、自我心理和谐以及学校平安稳定的整体目标,最终实现学校与人的全面发展。

以下主要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我校在和谐创建中的一些做法,与各兄弟单位一起交流。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学校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学校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教师发展为本,大力培植同心同德、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订出促进教师发展的计划和目标。以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前提,积极搭建平台,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今年,学校共派出23人次参加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培训,参编卫生部中等职业教育教材10余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营造了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创建“和谐宿舍”、“和谐班级”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实施人性化管理,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开展格调高雅的文体活动和主题活动,例如开展每年一度的“纪律月”、“安全月”、“学习月”、“校庆月”等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对于建设和谐学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人为本已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促进了学校科室、学科、年级、班级之间的和谐发展,使广大师生成为构建和谐学校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关键

和谐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干部队伍是关键,只有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才能团结一致,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校各级领导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为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思想政治保证。我校各级领导严格按照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集体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学校领导班子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每周一和周五定时召开校领导办公会和班子成员碰头会,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制定决策,部署任务。班子成员内部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实现了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学校领导班子做到了思想统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职责分明,为创建和谐学校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三、师生和睦,教学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学校的重要内容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行业新风,形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理念。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分享思考成果、经验体会,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学校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教师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举办师生联谊赛、师生大合唱等各种活动,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谐共进。

在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上,学校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教育,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培养教师之间互信、互容、互谅、互让的和谐氛围,教师之间至诚至爱,宽厚至上,建立起一支生活稳定、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教职工队伍。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观看影片等形式,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培养教职工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使广大教职工认清学校发展形势,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积极为学校的和谐发展做贡献。

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是建设和谐学校的基本途径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旗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和谐学校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进的学校文化既包括良好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浓厚的学习氛围,还包括丰富的文化生活、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学校在环境育人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呈现出新的态势。学校通过调整校园布局、制作大型喷绘影壁、悬挂励志名言等形式,把校园环境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传达进师生的思想,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学校文化,达到全体师生和谐共进的良好效果。

学校秉承“笃志博学、医精德诚”的校训,注重培育学校精神,深刻挖掘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继2005年举办120年校庆以后,学校每年10月举办“校庆月”活动,以“团结校友、激励师生、共谋发展”。今年“校庆月”活动的主题为“校友风采,学校光彩”,以出版校友风采录《百年杏坛 嘉木成林(第一辑)》为核心内容,全面展现新老校友的风采,激励在校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教学关系和谐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高雅的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形成一种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和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从而实现学校的全面和谐。

五、注重管理,平安稳定,是建设和谐学校的重要保证

学校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和谐学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7年,学校以开展“管理质量年”活动为抓手,坚持抓管理和抓教学并重,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注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学校的各项服务真正达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推动和谐学校建设。

学校注意加强育人网络的建设,积极协调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优化整合三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全力打造“平安校园”。通过实行封闭式管理、开办“家长学校”、发放社会调查问卷、回访实习医院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实现了学校安全稳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六、建立长效机制,是和谐学校建设成为学校全面发展的驱动力

学校以创建和谐学校为目标,规范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拉动了招生办学、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工作,推动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和谐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现阶段取得的建设成果,建立起和谐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此,学校将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有效的,完善不足的,补充需要的,进一步提炼升华,努力把对建设“和谐学校”的感性认识理性化,工作经验系统化,探索建立起和谐学校建设的保障制度,为学校的长足发展、长远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建设和谐学校必将为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注入活力。我们要以这次交流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倍加珍惜现已取得的和谐成果,以改革促和谐、以发展促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构建和谐卫生、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来源:
文字 图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