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名师进校园:国家教学名师王岳喜教授为我院思政课教师传授“金课”

发布时间:2021-06-17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加强我院思政课教学创新,推进开门办思政,6月12日上午9:00-11:00,学院邀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山东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秘书长、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院长王岳喜教授,通过腾讯会议APP,以视频传授的方式举办题为“打造思政‘金课’,培育时代新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潘永忠主持,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和相关部门部分教师参加。

王岳喜教授的讲座由一首舒缓的、发人深省的歌曲导入,一下子将聆听者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讲座中来,从一开始就显示了本次学术讲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前言中,王教授现身说法,以自身为例,向全体教师抛出了讲座的第一个互动话题:“请您猜猜下面的我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进而引出了对“金课”、“水课”、“火课”、“木课”、“土课”这一新颖话题的互动研讨,她问大家:你的课属于哪种课?接着,王教授就什么是“金课”和“水课”等作了介绍,提出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那么思政课教师如何打造思政“金课”呢?王岳喜教授就此引出本次讲座的正题:“打造思政‘金课’,培育时代新人”。

在讲座中,王教授结合自己近两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思政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在学生、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在教师、教学方法计提效的重点在特色、教学方法实施的保障在考核这四个方面依次展开。她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囚徒”、“休闲者”、“社交者”、“探险者”四种状态,并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与老师们展开交流,让在听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回答课堂上学生“探险者”的数量,以此引发老师们的思考;通过小鱼与青蛙的故事形象生动地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元认知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元认知基础,作为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情;通过讲解面条理论,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内容为王,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也在教师,引导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面条理论的基础上,王教授运用丰富的案例,通过盲人的故事、猎狗和兔子的故事以及刘谦的魔术表演等进一步提出教师应努力营造我们感、画面感和参与感,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爱学、好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思政课寓教于乐的目的。

最后,王岳喜教授讲授了自己创立的特色情景沙盘教学法,她说,情景沙盘是比较古老的,最早用于军事沙盘推演,情景沙盘教学法就是模拟战争双方的策略,以一种接近真实的状态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王教授指出,教师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让学生更有参与性、竞争性、互动性、体验性、实战性,让课堂更有综合性,让思政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王岳喜教授的本次学术讲座,以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方法与创新为贯穿主线,有理论、有实践、有案例、有故事、有探讨、有交流、有互动、有引导、有启发,引导我院思政课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入认知学生特点,增强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学改革特色创新。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内容丰满,精彩纷呈,听课教师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在马研部之后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思政课教师张舵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王岳喜教授的每个观点都是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来探索打造思政‘金课’的方式方法,最终达到让学生获得成长的目的,并且,在具体措施上,比如沙盘课堂,也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更加注重可操作性和实践性,追求更有效果的育人措施。”

讲座最后潘永忠在总结时说,近两年我院思政课教学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内外高职名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加强先进经验的学习,奋力追赶。他提出学术讲座后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对王岳喜教授讲座中提出的创新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研讨,加强思想碰撞,加以吸收消化,巩固学术效果。同时他希望我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勇立新时代的潮头,以思政课堂为阵地,潜心问道,言传身教,成为明道、信道、传道的排头兵、领头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真正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期望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教研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蒋海 来源:
文字 图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