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中秋 温情潍护

发布时间:2017-09-29 浏览次数:

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学而国学会围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开展了“浓情中秋,温情潍护”系列活动。活动共分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分别为“我们的节日•中秋”诵经典吟诗词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秋”扎灯笼话乡愁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秋”做月饼话团圆活动。活动于9月26日落下帷幕,公共基础部主任郭兴华、学而国学会指导教师赵建参加。

9月21日,社团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诵经典吟诗词活动,共有12支队伍参加比赛,诵读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朗月行》、《把酒问月》、《望月怀远》等与中秋相关的诗词。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扩充了诗词知识面、了解了诗词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大家增强了对诗词的感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也大大提升。

9月23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 扎灯笼话乡愁活动。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节日期间挂灯笼,可以增加节日气氛,还寓意家庭一年之中平安无事。活动过程中,大家用竹条扎灯笼,用色纸绘各种颜色,认真书写庆贺中秋字样。扎灯笼的过程中还组织开展了“乡音话乡愁”活动。大家以“乡音”“乡愁”为关键词,用方言介绍自己家乡的中秋民俗、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特色月饼等,并用方言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节日祝福。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9月25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做月饼话团圆活动。大家从制馅、包馅、月饼成型、月饼烘烤四个流程,认真向糕点师傅学习月饼制作技术。在包月饼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深刻的感受到了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庄重感和荣誉感,同时郭主任还借用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时间架构“和谐有序”,浸润着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和“厚德载物”的道德价值。2017年,学院深入推进“节日文化”育人活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丰富,此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源泉。今后,学院将依托学而国学会,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育人价值,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打造文化校园、书香校园。(公共基础部)

111111IMG_8935 拷贝.jpg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来源:
文字 图片

友情链接